在凹印、柔印、涂布及鋰電池極片生產設備中,電子軸偏差測試儀用于精確測量各印刷/涂布單元主軸的徑向跳動、平行度及動態同步誤差。其測量精度不僅取決于儀器本身,更關鍵的是探頭安裝位置與測量基準面的科學選擇。錯誤的設置將導致數據失真,誤導設備調整。
一、探頭安裝位置要點
探頭應正對被測軸的有效工作區域(如印版輥圖文區邊緣內50 mm處),而非軸承端或空檔區;
安裝支架必須剛性固定,避免振動干擾,推薦使用磁力底座+鋁合金支架組合;
探頭軸線需嚴格垂直于被測軸表面,傾斜角誤差應<1°,否則引入余弦誤差;
多色組測量時,所有探頭應處于同一軸向位置,便于橫向對比。

二、測量基準面選擇原則
優先選擇精磨外圓表面作為基準,避免在鍵槽、螺紋、焊縫等不連續區域測量;
若軸表面有涂層或包膠(如網紋輥),需確認涂層均勻性,必要時在裸金屬段測量后換算;
對于空心輥或輕質輥,應避開易變形區域,選擇靠近軸承支撐點的位置;
在動態測試中,基準面應代表實際工作狀態下的受力變形,而非靜態理想狀態。
實用技巧:
測量前清潔軸表面油污、粉塵,防止探頭誤觸發;
使用激光測距式探頭時,注意材料反射率(鋁輥需貼啞光膠帶);
初次安裝后,可通過“旋轉180°復測法”驗證安裝對中性——兩次讀數應基本對稱。
某軟包裝印刷廠曾因探頭裝在印版輥端部,誤判套印偏差為機械故障,實則為熱膨脹所致。后調整至圖文區中部測量,問題迎刃而解。
總之,電子軸偏差測試“七分靠裝,三分靠測”。只有精準定位探頭、合理選擇基準,才能獲取真實反映設備運行狀態的數據,為工藝優化與預測性維護提供可靠依據。